欢迎访问学术月刊,今天是

历史意义的焦虑:“普遍历史”的回应及其病理
陈赟
历史过程的时间性指向一种历史沧桑感,其核心是历史的无常性,表现为历史过程的偶然、变易与无序,由此而有在历史中生存的意义焦虑。西方思想将历史无常体验为历史意义的虚无,并通过“普遍历史”构筑的“普遍性”,来抗拒历史的无常。最能体现西方文明性格的普遍性(universality)由两种传统构成:一是古希腊哲学提供的概念化思想工具,它使得普遍性在语言及其逻辑机制中以概念化运动方式加以建立,这种普遍性意味着脱离质料的形式;二由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保罗传统提供,它意味着隔断一切自然与文明论脉络的超越的普遍性,同时它将历史的意义系之于末世论的未来,这一未来意味着一种在时间之中消解时间—历史而抵达永恒的“特殊时刻”。以上两者结合,形成了西方近代历史哲学中的普遍性。这种普遍性回应的是“历史(作为一个整体)的意义”,同时又内在包含着对“历史中的意义”的贬抑,因而它意味着对历史的非历史处理,由此而难以避免历史终结的病理,这一病理最终导致的是历史意识的丧失。
关键词: 历史意义, 普遍历史, 历史终结
《庄子》“小大之辩”两种解释取向及其有效界域
陈 赟
小大之辩是《庄子·逍遥游》的重要论题,对此已形成两种基本解释取向:“小大齐一”和“小不如大”。现代研究者视之为矛盾冲突的表现,解决之道往往是在两者之中选择其一。但这种解决方式犯了误置具体性的错误,合理的解决方式是贞定两种取向的各自有效界域。通过对《逍遥游》的整体研究,可以看到:小不及大的合理界域指向的是心,即生存论的视域与格局,小不及大意味着最大化地扩展生存论视域;小大齐一是就性而言的,每一物之性在质上虽然各不相同,可谓千差万别,根本无法齐等,但皆可通达在己之天,由性而天的道路对每一个存在者都是齐等的,因而,与小大齐一相关联的是,走向适性、足性之路,才能成就主体的自由。主体的自由行程以大其心始,以等齐其性终,在小大之辩的尽头,万物各从其性,不同存在者自性齐等,这就是“天地之正”的世界图景,后者乃是小大之辩的最终归宿。
关键词: 庄子, 小大之辩, 小不如大, 大小齐一